安工大附中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学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始建于1968年4月(校址为原延安小学),前身是马鞍山市第八中学。1970年2月,学校与原延安小学合并为延安学校;1973年8月,小学部划出,学校复名为马鞍山市第八中学。2001年7月,市八中与原市十四中整体合并;9月,学校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06年7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示范高中。2008年7月,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实施高初中分离办学,初中部迁至原十四中校址办学,并恢复成立马鞍山市第八中学。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教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师资力量
目前安工大附中共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84人;教职工195人,其中在编教职工174人,中学高级教师71人,中学一级教师74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坛新星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17人,校骨干教师41人。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教学质量
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安徽省名符其实的体育名校之一。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击剑)学校和全国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4年,该校在全省中学首开“机器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国家级大赛中,6人获国家一等奖,10人获国家二等奖,7人获国家三等奖。其中,在第七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海)中,江歌同学获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队,2007年4月将赴美国“三一”学院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
“没有一流的体育,就没有一流的学校”。 2005年10月,高标准建成全省首家中学生击剑馆。2006年7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全国中学生击剑锦标赛中勇夺10金7银7铜(共24枚金银),在全国“俱乐部杯”比赛中,获6金3银3铜。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安徽省名副其实的体育名校之一。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校规校纪
以“今天我以附中为荣,明天附中以我为荣”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合格中学生,积极创办规范化、现代化、实验性、开放性的特色示范高中。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学校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26314.3m2,建筑面积17539 m2(其中在建面积4776m2)。学校教育教学装备与设施规范齐全,拥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的理化生实验室共8个(其中数字实验室2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以及专用多媒体教室3个,并建有美术专用教室、陶艺教室、机器人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地理教室、舞蹈房、击剑馆、多功能报告厅、塑胶田径运动场等功能性场馆。目前学校共拥有计算机200余台,图书馆藏书4.9万余册,所有教室与实验室均装配有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仪和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与程控办公电话覆盖学校所有馆舍。
院校简介
安工大附中升学成绩
近五年来,学校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连上几个台阶,2008年为170人,2009年达240人,2010年为325人,2011年为356人,2012年为445人;本科达线率从2008年的29.2%跃升至2012年的74.4%,每年递增10个以上百分点。学校大力实施艺术特色教育“1128”工程,艺术教育硕果累累。2002-2012年,11届高中艺术班600余名毕业生100%通过全国艺术专业考试,成绩优异的分别被录取到中国美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等几十所高等院校。1997-2012年,在全国中小学美术作品大赛中,共40余人次获全国一等奖,150余人次获市一等奖。此外,在校园舞台上常年活跃着舞蹈队、民乐队、中学生剧团、合唱队等。